【第331期】曹哲:以“三园”建设激活乡村产业振兴动能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要着力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技术、资金等要素整合,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通过引进高端科技团队、培育高科技农业企业、与院?;购献鞯确绞教嵘谟?、装备、投入品等方面的研发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骼嗑魈迦胱≡扒?,支持这些入园主体与当地农户共同发展生态种养、休闲观光等融合业态,促进产业园区建成为多功能农产品生产区。
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能够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化融合发展。各地要支持示范园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探索农业多功能型、延伸型、循环型等多种产业融合模式;加大培育产业融合主体,利用财政补贴、税费减免、企业服务等政策优势,吸引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各类创业人员入驻园区,支持他们开办种植基地、加工厂房、电子商务、创业培训等三次产业相融的项目;引导入园的各类经营主体和当地小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各自在产业链中的优势,通过抱团发展,增强化解市场风险能力,实现合作共赢。
建设农村创新创业园,有助于加快激活各类城乡生产资源要素,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鼓励各地依托现有的各类涉农园区,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园区。支持各地创建返乡入乡创业园,通过专项贷款、理财贷等方式,为这些主体提供创业资金支持。支持入园创业主体结合县域资源特色,利用园区优惠政策,发挥自身优势,举办适宜的融合类创业项目,引领农户创业增收,提升持续发展能力,增添农村产业发展活力。
姜锋:交锋也是交朋友的有效方式之一
交锋也是交朋友的有效方式之一。交朋友,可以是温文尔雅,也可以针锋相对。所谓“针锋相对”,就是针对那些对中国的误解和曲解。
以德国为例,中国和德国两国高校合作举办了十余所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和一些文化活动。本来着眼于促进两国交流,可常常被德国政客和媒体抹黑,有人甚至说“中国借此对德国施加政治影响”,是“威胁”。在访问交流中,笔者针对这种声音做出回应,德国早就开始在中国开展语言文化推广工作,签约合作学校近百所。而且德国外交部明确提到:开展德语教学可以推介德国的价值。在中国推广德语,明确有推介德国价值的任务,也以为很正常,可为什么中国帮助德国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就是问题,甚至觉得是威胁?
有的话题是关于国际问题的。笔者在柏林交流时看到,那里正忙着安置来自阿富汗的难民。德国方面说,那些是本着人道主义从阿富汗撤离出来的人。你认为自己的行动是人道主义的,但那些撤到德国的人多数是专业和技术人员,他们都走了,谁来建设阿富汗呢?笔者的同事在喀布尔看到的景象是,医院缺医生,学校缺老师。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把他们撤走了,客观上等同于把阿富汗最珍贵的资源也弄走了,这是帮助阿富汗吗?当我对德方人员谈及这些后,他们沉思起来,因为问题触及了他们的价值观本身。所以,交朋友要适应“吵架”,对不同观点不回避。
孙宝文、欧阳日辉、李涛: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重要抓手。数字经济在消费领域跨越了时空限制,在生产领域延伸了产业链,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2020年,中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7.5万亿元,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1.7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7.21万亿元,电子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达到5.45万亿元,工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作者:孙宝文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日辉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涛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金宁:学术反思与“三大体系”建设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文论界急速引进西方理论资源,特别是基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性经验而生成的各种现代性理论,为国内新时期以来的人文学术带来了多种审视角度和学理性维度。我们要思考的是,对这些加以简单地工具性使用的确可以丰富批判的武器,对人类文明困境产生足够的认识,但我们仍需进行武器的批判,才能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有独特创建的理论成果。这不仅可以有效参与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更可以在这种思考中呈现中国特色的学术贡献与话语表达。同时,引进西方的理论资源,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思考我们自己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啻为已被历史证明了的伟大经典。
从逻辑上说,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大体系”本身即隐含着对应的“他者体系”;建设“三大体系”就是要在实践中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自信与理论自觉。美学家刘成纪教授主张“绕道西方,回到中国”自有深意,以我的理解,所谓“回到中国”不仅是要回到中国问题,更是要确立学术研究与理论阐释的中国体系。对此,有待学者和学术期刊的共同努力。
杨健民:学术期刊建设的学科化问题
学术期刊是引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风向标。加强学术期刊学科化建设,对于自觉构建新的学术框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术期刊要实现学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关键在于把握住学科体系的创新,把一般性的阐释变成积极性的探索。目前我们的学术生态出现了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就是学术浮躁现象依然存在。所以,在学术期刊的学科化建设中要有文化自信之心,在创造和创新中要有文化自信之力,在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中要有文化自信之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学术研究能够从一般性的阐释中走出来,在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中,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中那些未知的东西,将创新性的理论观念转化为我们的创造性实践。尤其在跨学科建构中,更应该具有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批评自觉,在中国的现实中开发出新的原理,开辟自己的学术田野,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让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服务。这无疑是当代学术期刊学科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术卡片”栏目所摘选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报社光明智库、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iWaes系统)、光明日报理论部等主流媒体,希望借此栏目为广大学者提供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