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治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
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绕不开的一个难题。历史上不少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忽视农业农村发展,导致乡村和乡村经济走向凋敝,大量失业农民涌向城市,现代化进程因此受阻。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认识和把握,确保中国现代化进程顺利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在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中国超大的人口规模决定即便城镇化率达到70%也仍将有四亿多人口在农村,这是中国现代化不能忽视的客观现实。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这就决定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既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乡村振兴战略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优先任务。经过艰苦奋战,到2020年底,中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实现了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保障了农村贫困人口和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中国式现代化是包含农村人口在内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的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这将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乡村振兴战略是篇大文章,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要战胜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地区差距这些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拦路虎”,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持续推出更有力的举措,让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杨莲霞:部署金融市场风险应急预警举措,明晰央地权责分配
良好的政策协同环境是促进央地协同处置金融市场突发风险、实现金融监管高效运行的重要制度保障。鉴于此,第一,坚持党中央统一领导与部署,依据国家政策方针,结合金融突发事件性质与风险来源,规划部署金融突发事件处置举措与政策引导,成立党中央领导下各部门共同领导小组,完善金融突发事件处置联席会议机制并进行统一部署决策,保证事件信息及时、准确、权威和透明地向社会公众发布。第二,各级党委和政府作为政策执行部门,在做好上传下达的同时,紧紧围绕党中央规划部署,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外,及时向中央和主管部门反馈实施状况,实现协同治理的动态性、常态性和持续性。第三,明确央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的权责划分。党中央作为统筹全局的角色,应重点发挥政策指导与调节作用,加大资金、人力投入与监管,保障各地金融稳定大局。同时,应当赋予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更多的自由裁量权,激发地方政府与应急管理部门处置金融突发事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理顺中央宏观调控与地方精准贯彻落实的关系,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政府权责一致、协调统一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第四,各级基层党组织更要担当基层前沿阵地作用,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统一思想,凝聚基层党员齐心协力、行动一致的强大合力,率领广大基层党员和人民群众不折不扣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沉着冷静处置与化解金融突发事件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同时,地方政府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者、执行者,在领会党中央政策、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区域突发风险事件的性质、特点,因地制宜制定防控举措,压实属地风险处置与维稳第一责任,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蔡宏波、姜枫: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地域在一定时期内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区间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集体,该群体是动态变化的,即不同时期应具有不同的界定标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不仅具有明显的现实含义,更有助于未来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繁荣稳定。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进入到快速提高阶段,根据相关标准计算,当前中国这一比重在30%左右。这一数据直接体现了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稳步扩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初步成果。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存在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较低、中等收入群体区域分布差异明显、中等收入群体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较低等问题。
目前,中国的收入分配结构主要是以中低收入群体为主的金字塔型,低收入群体约占60%,因此未来精准“扩中”、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努力把其中60%的低收入者提升至中等收入群体。争取到2035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达到50%。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应从整体宏观经济考虑。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因此政策制定在宏观层面要注意抵御风险。
一方面要着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使更多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着重稳定农民工就业,增加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快进城务工农民的市民化进程;完善社会保障兜底政策,加强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更多保障性的职业培训;做好低收入群体技能水平提升服务,提升低收入群体的劳动生产效率和工作匹配能力。
另一方面,要根据中等收入群体分布的地区差异,采取“因地制宜”的“扩中”方案。据相关研究测算,城镇地区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显著高于农村地区,因此,未来“扩中”的主战场主要应放在农村地区。对于农村地区的低收入群体,要着重增加其收入,使其快速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对于城镇地区的居民,其政策设定不仅要聚焦于“扩中”,而且要使更多处于中等收入群体内部中下层的居民快速向中高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迈进,大幅提升其生活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稳定中等收入群体,其重点在于培育创造更多中高收入岗位,从根本上提高低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一方面,有序放开服务业市场,出台针对性措施支持服务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使更多劳动者进入该领域就业。另一方面,着重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使之快速进入到中等收入群体。
培育中等收入群体,要坚决依靠稳定和扩大就业。一方面,面对如今“机器换人”愈演愈烈的情况,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增强劳动者的不可替代性,错开其与机器在简单重复劳动上的竞争,不仅能一定程度上应对“机器换人”,也能更好满足企业对普通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缓解人力资源“失衡”现象。此外,要积极引导社会群体不断开拓新型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范围。
另一方面,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就业率长期得不到提升的经济体有很大风险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其内部经济发展停滞、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因此,稳定和扩大就业是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路径。
促进中等收入群体,还要继续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与相应的调节机制。着重提升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报酬,建立更加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同时更好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积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发展慈善事业,促进共同富裕。这既有利于帮助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也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更合理的收入分配。
耿中元:加强金融文化建设,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加强金融文化建设,是探索实现共同富裕实践路径的一个方向。
金融文化是多种理论与制度的综合体,具有社会文化与金融特性双重属性,是社会文化中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与伦理观、法律意识与规范、经营及管理理念等在金融领域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非法集资、P2P平台倒闭、非金融企业过度金融化、某些领域资本无序扩张等现象的出现,表明金融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这与社会大众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不够深化、投资理念及筹资理念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等不无关系。
加强金融文化建设,一方面,既能够深化社会大众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引导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的投资、筹资理念,助力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又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软实力,促进我国从金融硬实力平面扩张的金融大国转变为金融软实力立体提升的金融强国,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推动金融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全社会生产力水平,进而促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另一方面,金融文化也是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金融文化建设,既能够丰富社会大众的金融知识、培养社会大众的金融素养、推动社会大众正确金融价值观的形成,又能够助力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提高金融企业凝聚力,有助于满足社会大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孙璐:白皮书为香港民主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2021年12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就在前一日,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首场特区立法会换届选举顺利产生了90位爱国爱港的立法会议员,在“爱国者治港”的前提下,整个选举过程体现了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以及公平竞争性,是新选举制度下香港特色民主发展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现香港特区民主实践的新气象。白皮书紧跟其后发表,高屋建瓴地为香港民主未来发展拨乱反正、指明方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民主价值是“普世的”,这并不等同于西方民主理论与实践是“普世的”。民主的实现模式是多样的,是具有实践性的,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标准,也不存在统一的民主模式。白皮书全面阐释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的原则立场。前些年,香港整个社会陷入了所谓的“普选迷思”,“一人一票”的执拗,几次政改引发的社会运动,内外反对派里应外合,行政立法关系混乱、立法会拉布,民生议题迟迟不能得到解决、社会矛盾对立严重。现实说明,香港民主发展必须走出自己的路,不尊重自身的客观情况而盲目追求西方式民主只会给香港带来混乱,只有符合自身实际、能够解决自身问题的民主才是好民主。判断香港民主优劣成败的标准,归根结底要看是否推动政府高效治理、是否有利于香港市民的幸福生活和共同利益。
“学术卡片”栏目所摘选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报社光明智库、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iWaes系统)、光明日报理论部等主流媒体,希望借此栏目为广大学者提供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