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启泉:预测人们日后工作业绩的要素是什么?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兰德(D.C.McClelland)列举了大量证据,论证了传统考试、学校成绩与资格证明并不能预测一个人的学科知识、职务业绩与人生成功,明确指出测评“素养”比“知识”更重要。
什么才是预测人们日后工作业绩的要素呢?根据他的研究:第一,应对不同文化的人际感受性——倾听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话语及其蕴含的真意,预测他们会如何应对的能力。第二,拥有对他人的前倾期待——认识包括敌对的人在内的所有他人的基本尊严与价值的强烈信念。第三,敏锐地察觉社会背景的能力——在这种沟通中,能够迅捷地察知谁影响谁,每个人的立场、观点是怎样的。第一个要素是超越了语言运用能力的高度沟通能力,第二个要素是贯穿了伦理观、宽容心乃至信念的意愿与自我控制能力,第三个要素也是一种高度的社会技能。
然而,上述三个要素并未列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中,没有占据核心地位,却是左右每个人工作状态的核心要素。因此,麦克兰德提议,能够高质量地解决现实问题所必需的要素,可以谓之“核心素养”。知识也囊括其中,不过,具有更大影响的是“情感与意志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些素养与能力在今天被统称为“社会情感能力”。
江时学:准确判断新冠疫情的影响
依然在世界各地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冲击。疫情暴发后,国内外学者和媒体人士就开始对它的影响作出判断,其中有三种比较过激但又影响普遍的:全球化会逆转、世界格局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会彻底衰落。笔者想对这三种判断谈一谈。
如果疫情不断恶化,人类社会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其后果当然是不堪设想的。届时,全球化、世界格局和美国都会遭遇灭顶之灾。但是,疫苗已经陆续接种,人类战胜疫情是早晚的事。事实上,中国早已为世界展示了战胜疫情的成功榜样。就此而言,疫情对世界格局短期有冲击,但长期影响是有限的,美国也不会就此彻底衰落。
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甚至在未来的一两年,疫情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世界格局的变动,放慢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削弱美国的软实力,玷污美国的国际形象,但是,疫情的危害性不足以导致世界格局发生彻底改变,不足以使全球化逆转,不足以使美国就此彻底衰落。须知,准确判断疫情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恰如其分地把握战略机遇期,有利于我们认识“十四五规划”面临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我们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谢岳:中国贫困治理的政治逻辑
推进贫困治理不断走向成熟的政治资源,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中央权威。中央权威的政治资源由三个部分构成:党中央对全国的领导,中央对地方的领导,中央对社会的领导。
第二,政治参与。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原则,我国长期以来不断改革与完善政治参与的各项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三,执政为民。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决定了党和国家机关所秉持的“为人民执政”“为人民行使权力”理念。
第四,行政协同。中央政策需要高效的行政机构去执行,行政执行则需要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同级政府之间、政府内部部门之间持续稳定的协作。
贫困治理的中国模式遵循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逻辑,充分发挥制度的政治优势,改革与完善贫困治理的关键机制,将执政党的政治领导转换为一种实实在在的治理能力,将贫困人口的社会福利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发挥中央权威的理性化优势,激发地方政府与社会的治理活力。
黄杰:深化高校教育评价改革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高校教育评价改革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根本利益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准确把握“五破五立”的核心要义。一是改革发展评价。破除短视化、功利化办学倾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导向,着力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制度,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融合考核评价。二是改革教师评价。破除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倾向,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贯穿教师评价的各方面、各环节。加强人事制度、职称制度、科研制度改革,把立德树人落实情况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聘等的首要要求。三是改革学生评价。破除唯分数、唯课堂等倾向,坚持“五育并举”,完善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强化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健全学生毕业、评优、资助等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耀:主动变革加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简称“拔尖计划”),新版本拔尖计划在学科专业和高校类型等方面的拓围与增量是顺应时代发展变化要求和拔尖人才培养使命的主动变革。一方面,当今国际竞争不仅是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更是制度、文化、模式和思想等多领域多层面的综合竞争,因此,培养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杰出科学家和培养人文社科领域中的杰出学者同样重要。另一方面,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特征,越是创新能力强的人才,越需要更加宽广深厚的培养底座作为支撑。因此,扩大学科和院校的选择面不仅是人才培养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政策设计中最为理性的选择。
段伟文:科研诚信建设刻不容缓
从国家层面来讲,能否实现对科研不端行为的零容忍,至关重要的应对之道有两点。一是划定强化治理的时间线,如以《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颁布前后为界线,对于此后不收手的不端行为从严从重查处;二是要抓关键少数,促其发挥榜样作用,以高标准规范自律。对于影响较大的涉嫌科研诚信事件,可考虑公开调查报告,这在国际上也是比较常规的做法。
孙庆忠:植根土地的文化追寻
综观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な导够岱⑾?,无论是遗产?;び氩捣⒄共⒕俚慕招嘶馓锎撑┮迪低?,还是借助农业文化遗产解困而重现原貌的湖州?;闾?;无论是桑产业带动大健康生态农业的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还是对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ず屠玫墓笾荽咏居阊几春舷低?,都展现出了在应对现代化?;信└幕看蟮氖视π院痛丛煨?。
这充分说明,?;づ┮滴幕挪⒎侨梦颐腔氐焦?,而是立足当下重新思考农业的发展和乡村的未来。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现实成果,农业文化遗产?;さ木槎杂谖夜┮岛团┐宸⒄挂约肮士沙中┮翟硕?,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原文链接:植根土地的文化追寻——农业文化遗产的永续价值与?;な导?/font>
王思明:丝路农业交流与中华农业文明的发展
在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中,小麦、玉米、马铃薯等均来自域外;在主要油料作物中,芝麻、油菜籽、花生、向日葵等也来自域外;以香辣闻名的川湘菜系所用的辣椒等来自美洲。这些域外作物的传入大多经由丝绸之路,对中华农业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丝路农业交流不仅丰富了国人的饮食营养和衣料供给,对经济社会发展也产生了广泛深远影响。中国传统农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兼容并包、多元开放的系统,不仅表现在南方农业与北方农业的交融、汉民族农业和少数民族农业的交融,也包括中国农业与域外农业的交融,它们共同构成了多元交汇中华农业文明体系的三大支柱。也正是因为这一多元交汇农业文明体系的支撑,中华民族能够因地制宜展开丰富多彩的农事活动,顽强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留存至今的文明。中国传统农业包含了先人千百年来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探索,他们视“天、地、人、稼”为一个相伴相依、不可分割的整体,强调“顺天时,量地力,用力少,成功多”。如果违反自然规律,“任情反道”,则劳而无获。
海纳百川始能成其大。中国农民很早就认识到吸收和借鉴各地区、各民族和各个国家优秀成果的重要性,善于将外来文化与具体国情结合,创造性地加以吸收利用,使之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智慧与方法,对今天中国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亦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杨筑慧:稻米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
稻米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的重要食物(全球60%以上的人口以此为主食),一般来说,根据其淀粉含量可分为粘稻与糯稻两类。粘稻米质黏性小而胀性大;糯稻米质黏性大而胀性小。糯(包括稻和米)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中有特殊的用途和地位,能够体现世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与内涵,并对族性有一定的形塑作用。
除中国外,世界上以稻米为主食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它们也是稻谷的主要生产区。中国起源的栽培稻,在许多流入地逐渐演变成为地方品种,当地人在此基础上还不断培育出新的品种。一些品种反向传入中国,增加了糯稻的多样性,丰富了人们的饮食。如清代北京西郊玉泉山脚下的御稻田,曾种植过顺治年间来自朝鲜的糯性香稻(又称高香稻,即高丽江稻的简称);又如1968年,我国从日本引进“农林儒135号”,改名为“京引15”,在苏南、浙江一带推广。
可见,“糯稻文化圈”涵盖了今天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许多民族,他们虽然各自生活在不同国家,有自己的社会文化体系,但在历史长河中交往交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共享诸多文化元素和价值理念。
周新民:锻造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深刻领悟“四力”提出的时代意义、思想内涵、实践路径,对于新时代中国把握世界格局新变化、顺应世界变局新趋势、全面增强国家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八牧Α备叨雀爬斯易呦蚯渴⒈乇傅母灸芰?、支柱能力、关键能力,科学明晰了国家能力建设的核心内涵,深刻揭示了国家能力建设、实力增长、国力发展的逻辑规律。
“四力”新要求的提出,彰显了底线思维、逻辑思维、系统思维、长远思维。把生存力作为“四力”的首要维度,充分体现了理性的底线思维,有利于提高生存的基础地位、根基地位、发端地位;从生存到竞争、从竞争到发展、从发展到持续的递进设计,充分体现了科学的逻辑思维,遵循了国家能力发展的演进规律;把持续力放在“四力”的最后一位,有利于凸显其作为目标和归宿的地位。
要站在自然演进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国家治理规律高度,提升经济社会平衡发展能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能力、满足当代又造福后代的兼顾发展能力,既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提供持续支撑,又为国家发展、人类进步厚植持久性力量。
“学术卡片”栏目所摘选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报社光明智库、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iWaes系统)、光明日报理论部等主流媒体,希望借此栏目为广大学者提供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