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耀:城乡基础教育鸿沟如何弥合
我们需要谨防教育信息化可能造成的城乡基础教育“二次鸿沟”,积极利用好智能时代提供的信息资源和技术便利条件,助力城乡基础教育鸿沟的弥合。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充分发挥科技人才服务基础教育均衡化中的专业知识优势,可在服务的组织机制、组织模式、组织方式、实施手段、服务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特别是可充分挖掘在线教育这一新的技术手段,通过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方式创新、手段创新、内容创新,打好“组合拳”,充分挖掘和释放科技人才在弥合城乡教育鸿沟中的人才红利。
丑则静:推进多边主义基础上的全球治理变革
以多边主义国际制度,凝聚多边合力,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好的治理,是战后国际关系良性运转的经验总结与历史启示。面对各种全球性威胁和挑战,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合作,更需要推进在多边主义基础上的全球治理变革。首先应更好地与国际格局演化相适应,充分调动多元主体参与全球治理的积极性。全球治理转型应体现国际权力结构变化,切实改变全球治理机制下长期存在的代表性、合法性不足等问题,使世界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能在多边主义制度框架下,为解决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平等协商合作。其次,应继续加强在全球、地区层面的制度化改革与创新,完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推动全球性问题解决。目前广泛存在于政治、经济等多领域的国际制度框架,既作为现行全球治理的制度基石,也是继续坚持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治理变革的重要抓手。
魏建国:中非合作三个方面可继续加强
首先,共同打造好“一带一路”合作。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和44个非洲国家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很多“一带一路”投资项目对非洲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扶贫减贫工作意义重大。其次,进一步加大抗疫合作。中非要继续携手共进,筑起中非公共卫生合作的坚强堤坝,继续加强抗疫信息、技术和人员的交流。再次,加强双方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合作。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表明中国对外将更加开放,中非合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非要进一步加强经济上的互利合作,着力实施工业、农业、基础设施、金融、绿色发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减贫惠民、公共卫生、人文、和平与安全等领域的合作计划,同时继续登高望远,阔步前行,让中非合作论坛成为引领中非合作的一面旗帜,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钟秋波、李青合:打造智能制造创新人才“蓄水池”
智能制造领域是需要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才能够实现。培养学生用设计的思维去发现问题,用系统的思维去分析问题,用工程的思维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科体系来架构课程体系,根据培养智能制造领域创新人才的现实需要,把一些冗余的课程进行合并,以项目为引导,把多个知识点进行融合,重新架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
魏后凯:推动形成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格局
目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集中在粮食等大田作物的产中环节,一些产前和产后服务还较为薄弱。果蔬种植、畜禽兽医、水产养殖等领域服务也相对滞后。为此,要抓住关键薄弱环节,加强技术、信息、良种、资源回收、精选包装、冷藏保鲜、金融保险等领域社会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并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构建统一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制定规范化服务标准和作业技术规范,规范服务主体行为,打造全程全域覆盖的社会化服务网络,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此外,要打造全链利益共同体。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农村产业融合。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与社会化服务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推动形成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格局,必须兼顾各类生产和服务主体利益,打造全链利益共同体,使全产业链和各个主体均能受益。
孟月明:RCEP为中日韩自贸区“奠基”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订是对中国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最佳解读和回应。另一重大意义在于中日韩特别是中日、日韩首建自贸区关系。由于复杂的地缘冲突、历史认识、领土争端等问题,中日韩三国在自贸协定谈判道路上一波三折,始终无法达成一体化协议。RCEP的签署,为中日韩自贸协定的谈判奠定了良好基础,在RCEP大框架下,中日韩自贸谈判中诸多障碍性因素都有望得以突破。中日韩三大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欧盟,占RCEP 15个国家总量的80%以上,占全球GDP的约20%。三国经济合作在RCEP签署后将实现制度性突破,在RCEP生效后将对扩大贸易、投资,以及促进形成强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有积极推动意义,也势必增添东亚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彭森:“十四五”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首先,一般意义上的改革和市场化改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意义上的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达到目的。而市场化改革讲的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其次,市场化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目前仍有很多问题,比如市场体系还不健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范围有限,等等。所以,“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外一个是要建立夯实市场体系的基础制度,包括产权制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这三个方面。通过建立这样的制度,真正做到在市场能够高效配置资源的领域里、在市场机制可以有效调节的事项上,企业能够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同时,继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政府主要的工作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环境,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如此,就能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王军: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成国家文化工作的“一体两翼”。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证人民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题中应有之义。必须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做到两轮驱动、两翼齐飞,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一方面,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平窍绻参幕裉逑狄惶褰ㄉ?,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另一方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促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潘娜: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
我国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时,更注重意识形态在文化软实力中的极端重要性。特色鲜明的中华文化是极具辨识度的中国名片,其内核就是蕴含其中的意识形态。如果意识形态出现忽视、遮蔽甚至缺失的现象,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主流文化的凝聚力将会大大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也将会被动摇,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就难以汇聚民力、凝聚民心、集聚民智。以意识形态为魂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要通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搭建促进各民族沟通的文化桥梁,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促进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加强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凝聚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力量,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原文链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
刘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环境质量是一个重要指标。经过几代人接续奋斗,当前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胜利在望,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圆满实现,我们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当前,生态环境建设领域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让全面小康成果更实、成色更足、质量更高,必须集中优势兵力,采取更有效的政策举措,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环境治理腾出更多生态环境容量,不断创造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量,通过高水平生态环境?;ご俳酶咧柿糠⒄?。
“学术卡片”栏目所摘选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报社光明智库、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iWaes系统)、光明日报理论部等主流媒体,希望借此栏目为广大学者提供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